39岁岳阳籍科学家成2025年两院院士最年轻候选人

来源:岳阳日报2025-08-22
浏览量:1|| | ||

  8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60人。增选的两院院士候选人中,有两位岳阳籍科学家。其中今年39岁的我国放射化学领域杰出青年科学家,毕业于岳阳市一中、现就职于苏州大学的王殳凹教授是入选院士候选人中最年轻的一位。另外一位是中南大学李劼教授,他1963年出生,湖南汨罗人,中南大学党委委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曾任中南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冶金与环境学院院长。

  据悉,王殳凹教授2003年高中毕业于岳阳市一中288班,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圣母大学,博士后期间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展工作。2013年回国入职苏州大学后,他组建了一支年轻的放射化学研究团队,面向我国核能发展及核安全重大战略需求,取得了一批居于世界前沿水平的科研成果,他搭建了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锕系元素研究平台,合成出我国首例钚的单晶化合物,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放射化学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发展了多种核素分离新策略,解决了铀、钚、锝、氚富集的瓶颈问题,加强了我国此前相对落后的乏燃料后处理基础研究,为核能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设计出多种材料用于放射性污染的快速净化,开发出一类高效的辐射防护药物尤其攻克了核素骨骼促排的难题,提升了我国此前较为欠缺的核事故应急能力,保障涉核军民的健康。他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在国际和国内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总引用870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件。

  王殳凹现任苏州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兼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江苏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等。曾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等。